周瑜这个举动,明显是打草惊蛇之计,他敏锐的察觉到,之前鲁肃的弱势让诸葛亮和孙权虽然是都感受到了来自荆州的威胁,但是却并没有让这个威胁影响到自己的行动,这是周瑜万万不能接受的。

周瑜这样的布置,其所为正是让诸葛亮与孙权深切的感受到,荆州已经不再只是满足于观看二人的比斗,而是随时都会参与进来,这样的感受所造成的结果,自然就是让双方不再能够保持如今这个对于双方来说皆是十分舒适的节奏,而是紧迫起来。

因为他们都会感受到,一旦自己不能在有限的时间之内消灭对方,那么当刘封的耐心不再的事时候,多半就会率大军攻入江东,到了那时,三方会战之下,其结果多半就会是刘封全取江东之地,孙权与诸葛亮就此告别历史的舞台,而刘封所付出的,也不过会是数万军士而已,相比于江东这肥沃富庶的土地,这当真算不上是一个十分巨大的代价。

周瑜当然不会真的以数万的损失去为刘封争夺江东,这样的事情只需要一个武将就可以做到,周瑜真正要做的,是以小搏大,是如同他将曹操八十余万大军击退时候的那种战绩。

荆州水军的种种变化,自然是逃不脱诸葛亮那敏锐的双眼,大批荆州水军在长江与湘水附近扎营的当日,诸葛亮便得到了消息,他的面色登时严峻了起来,在数个时辰之后,关羽等主要将领又是尽皆聚集在了诸葛亮的帅帐之中,显然,到了改变的时候。

或多或少的,众人也听闻了荆州水军屯兵边境之事,如今诸葛亮也坐不住了,更是让他们心中笃定刘封即将对江东用兵,孙权此时本就变为了一块难啃的骨头,若是再加上势力强劲的荆州水军,江东的局势显然不会朝着诸葛亮的预料发展。这让众人面上皆是一片凝重的神色。

“荆州此番变故,定然不是鲁肃手笔,之前盛传刘封在益州坐镇,将我江东之事尽皆交与鲁肃之手,如今看来,不过是刘封意欲将我等稳住的权宜之计罢了,坐镇荆州与我等周旋者,定然是另有其人。”

诸葛亮一开口,就对于如今的情形下了定论,在他看来,鲁肃是绝对没有这样的魄力的,而能够一出手就造成江东的两个势力如此进退两难局面的人,多半是庞统或徐庶,至于周瑜,诸葛亮一时间也是没有想到,周瑜自从在江东出走后,就没了音信,以至于时至今日,诸葛亮也是将周瑜抛在了脑后。

“那我等该当如何,若是被荆州驻军一吓便乱了阵脚,江东之地怕是也难以攻克……”

关羽对于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也是知之甚深,但在他心中,还是不愿因为荆州的异动就改变自己的策略,此时正是他们与孙权比拼耐心的时候,荆州如此做来,就如同是在火上浇了油一样,关羽自然是认为若是当真做出改变,怕是就会落到不利的局面。

诸葛亮听闻关羽之言,面色依旧凝重的答道:“此番若是我等与孙权皆是无视荆州的变化,怕是就要双双付出代价,如今刘封既然已经盯上了江东之地,再如同之前那般行事,怕是事不可为之举,如今这等形势之下,唯有放弃一些东西,方才能够保证我等成功夺取江东。”

“放弃何物能保证我等全取江东?”关羽心中一动,显然已经有了些想法,但此时依旧是睁大双眼问道。

“云长今夜便在营中守卫,莫要主动进攻,做好防守即可,我亲自回夏口走上一遭,待我归来之时,便是我等开始全取江东之日!”

诸葛亮并没有对众人说出自己的计划,而是出人意料的要回到夏口一遭,在这样紧张对峙的时刻,身为灵魂的诸葛亮要去夏口一遭,少则两日,多则三日方才能够归来,这其中一旦出现了什么变故,众人心中皆是没有底气,但诸葛亮既然已经决定了此事,众人也无法反驳,于是只能在心中期盼着孙权或是荆州水军不要在这两三日之内发难。

诸葛亮真的在这一次召见众人之后便由关平一路护送着十分低调的返回了夏口,由于这次出行乃是诸葛亮临时决定,故而一路之上并没有被发觉,在关羽率领着众人一面如同往日一般在营中死守,一面期盼着诸葛亮安全归来这般过了三日之后,诸葛亮果然是依照约定返回了营中。

见得诸葛亮安然返回,众人皆是松了口气,至于诸葛亮去往夏口到底干了什么,则并不在他们的关心之列,他们只是深知,诸葛亮既然执意前往,那就必然有着其前往的目的,待到了合适的时机,他们自然会得知此事的因果。

诸葛亮归来的当夜,便将关羽,周仓,廖化与关平等数个此番征战的主要将领召至自己的帅帐之中,直到深夜众人方才散去,他们的脸上,在离去之时皆是兴奋的神情。

诸葛亮到夏口究竟为了何事,在其麾下的众人眼中就像是谜一般的存在,但是他此番去往夏口所造成的影响,在其离去的数日之后便开始缓缓发生。

由于江夏本就是在荆州境内,故而江夏境内的守军向来不少,但荆州的主力水军之前一直在南海郡中练兵,江夏这一郡附近并无甚荆州的军士,但这一次周瑜重新设置荆州的水军营寨,就在江夏郡的外围不远处,便有一规模不小的水军营寨,其中军士不下万人,显然正是针对江夏郡中的诸葛亮大军而设。

初时镇守的江夏军中的张飞对于此种情形还算克制,并未因此而造成江夏与荆州水军之间的剑拔弩张之势,忽地有一日,一队在江面之上巡逻的荆州水军小船竟然一夜未归,营中派了大批军士搜寻,但尽皆未能找到,不得已之下,营中将领只能是将此事告知了鲁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