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肃穆升堂公审,百姓聚集,衙门内外挤得水泄不通。

钦差大臣张和高居正中。侧首,王爷端坐听审。

朱渔和郭小六,跟几个涉案人都在堂下。

张和坐在案堂上,惊木一拍,准备结案。

华林镇发生的这起由霉米引发的凶杀案,基本算是有了结论。

公堂上,衙门主簿陈述了米店老板勾结官府,以次充好,将霉米混入赈灾粮中。这起案子牵扯出仓大使和捕快,甚至方县令一众人等。

涉案人都已画押按了手印,对罪行供认不讳。

此案因涉及赈灾粮,朝廷一定会杀鸡儆猴,所以判处死刑已是必然。

围观人群中挤出一个男子,跪倒在地,痛哭流涕,正是方国维,“张大人明察,我叔叔方莫哀绝无可能贪赃枉法。冤枉!我叔叔是冤枉的!请张大人明察!”

方莫哀显然失去了斗志,望着激动万分的侄子,“国维,你下去,切勿扰乱公堂。”

“叔叔,你为何不喊冤?你明明就是冤枉的!王爷在这里,只要你说出实情,王爷一定会为你主持公道。”方国维急得跪着上前揪住叔叔的衣服。

方莫哀真是像他名字一样,哀莫大于心死,“公道!这就是公道!没有人会相信本官!没有人会相信!”

一个清亮的女声在堂上响起,平静的,“我相信。”

所有人都朝这女子望去,王爷也诧异地望了过去。

又是朱渔!

她相信什么?差点被捕快带人射死烧死的人,她能相信什么?

朱渔上前一步,递上一页手稿,“张大人,请看。”

衙役将手稿呈上。

张大人接过一看,上面是朱渔的手写稿,有关方县令自任华林镇县令后的政绩。

修桥,铺路,救灾,垦田,治安……华林的现状虽然惨,但相较而言,其实已经是附近情况较好的地方。

如果不是查到霉米的来源,几乎没有人会怀疑到华林镇来。

这几天每到黄昏,朱渔就到最穷的区域去走访,发现当地人对这方县令各方面还是挺满意。

尽管谈不上什么轰轰烈烈,但起码该做的事情都尽职尽责做了。

朱渔还走访了众多衙门里的基层民壮,得知此人为官清廉,更曾为百姓得罪过京都的陈右相。

至于如何得罪陈右相,与本案无关。值得一提的是,他明知那名案犯是陈右相夫人娘家的什么人,还是麻着胆儿为百姓申了冤。

当然,以陈右相的格局高度,也没找这方县令什么麻烦。于是方县令便经常说,为官者要向陈右相看齐。

试问这样一个人,会为了一点私利,而在举国面临灾情时中饱私囊?

朱渔认为,不可能。

她将走访的情况,以数据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又将自己的分析也写清楚,一同呈上。

张大人阅毕,脸色有些难看。

他连夜突击审查,累死累活,好容易把人犯的口供都弄齐,只等结案就能回京复命。

谁想半路又杀出个人来。他决定甩锅,将手稿呈给王爷,希望王爷来断案。

王爷也想看看朱渔到底写了什么,刚伸手去接,就被冲上来一脸惨白的朱渔抢了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