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阿佛尔港是法国北部,位于塞纳河河口,濒临英吉利海峡,其作为“巴黎外港”的重要航运地位而著称,在法国具有独特的地位。

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港口被毁,城市破坏严重,现时中那个世界遗产城市是在那次大战中幸存的几个建筑物的基础上重建而成。

其中在一八四七年修建的联通法国重要工业区的鲁昂工业区的火车站,早就在第二次大战的战火中灰飞烟灭了。

不过高鸿升眼前的这个跟后世没有两端厂门的大车间一样的火车站,就是那个时代勒阿佛尔港的标志性建筑。

没有国内常见的将候车室跟站台区分开的栅栏,整个车站就好像一个大市场一样,凌乱而嘈杂。

观察和了解一个城市最好的方法,就是跑到火车站去看看,那里有这个城市中各色人等在那里展示,更有其他城市来的人们在那里交汇。

贫穷肮脏的流浪汉们都会聚集在人流汹涌的地方,这里虽然是巴黎的外港但也同样充满了乞丐、流浪汉跟姬女。

这些都没什么,即使是现代也无法避免这些人在这个繁华的地方出入,可是那些穿着工人打扮的人们和明显就是农业工人们的衣服怎么是那个样子?

亚麻、粗亚麻布的衣料,挺括而非常不舒服的衣料竟然是他们的服装材料。

你可以将他们的服装材料归于现代精纺的“麻袋片”来形容,外衣是粗亚麻,**是精纺的细亚麻。

简单来就是纺织好的麻袋片服装,即使有那么一两件的棉织品也是**,这简直颠覆了他对当时欧洲的认知。

亚麻那个东西在现代那可是一个好东西,价格比普通的棉织品从等次上来就高了不少,不过现代的纺织技术早就将亚麻的粗纤维变成了比棉织品还要精细的细纤维,即保留了亚麻得挺括特性以及透气性,还兼有棉布的舒适性。

可是在一**七年这个年代,亚麻的加工可是没后世的技术,那亚麻织造的服装就可以用后世的麻袋片来形容,穿在身上只有一个特,挺括而扎人。

要知道同期的中国老百姓普遍穿着的是十分难看的棉布“包裹”,衣服是粗布的,裤子是棉布的,甚至连鞋子都是棉布的,更不要家里盖的还是棉布的。

这里面的反差使得高鸿升突然一下就明白了过来,中国跟欧洲国家的区别。

中国不好看但舒服,欧洲好看但不舒服。

在中国的地主阶级创造了世界上最完美的地主阶级统治制度并辉煌的延续的时候,欧洲的地主阶级正在创造着“黑暗的中世纪”。

封建时代,是相对于奴隶制度的巨大进步,但是欧洲的封建制度基本上延续了奴隶制度的军事、暴力文化、变成了**裸的弱肉强食、优胜劣汰。

在欧洲人看来,封建制度还不如奴隶制度,不信你看看“文艺复兴”你就明白了,复兴的是古希腊、古罗马。

“文艺复兴”的本质,就是对欧洲封建割据的抗议,是对统一、太平的向往。

整个欧洲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从所谓的中世纪开始的一千多年间,欧洲地区的战争不管是从频度、烈度、损害程度上都超过了同时期的中国不止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