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见皇帝准备下朝,连忙上前:“启奏陛下,臣还有一件事情要禀报陛下。”

“爱卿有什么事情要禀报呢。”朱元璋看李善长是越看越顺眼,毕竟当自己做决定的时候,这位爱卿可是第一个支持自己。

“陛下,如今我们全部的力量都用来对付蒙古人,那么海面上那些逆贼肯定是虎视眈眈,不若我大明封闭了海面吧,不许任何人出海,免得百姓和那些反贼勾结在一起。而且,陛下也应该清楚,沈家的贸易中,航海贸易占着绝大多数的份额,可见沈家对于海洋是非常依赖的,如果我们实行海禁政策,那也就是从根本上断绝了沈家的力量增长,不知道陛下认为这个建议如何呢?”

朱元璋听完李善长的话,猛的一拍脑门:“对呀!朕怎么就没想到呢,这可真是一个绝妙的政策,一来可以阻止民众与逆贼勾结在一起,二来也可以压制大商人的力量,真是一举两得,立刻传旨大明从现在起实行海禁政策,片甲板不得入海。”

“多谢陛下赞赏,能为陛下分忧是臣的本分。”看到朱元璋如此欣赏自己的计谋,李善长的心里可以说是特别的高兴。

刘伯温在一旁听到这个计策连连摇头:“陛下,海边的居民他们大多数是渔民,如果贸然实行海禁政策,这恐怕会断了这些人的生计,假如民众如果想要吃鱼,那么鱼的来源也会受到缩小,实在是有点不太可行,而且海外逆贼大多数在边远的岛屿,实在是构成不了什么威胁,恳请陛下从长计议。”刘伯温到底是平民出身,心里想的自然是老百姓的利益。

“刘大人,此言差矣。”李善长一听刘伯温来破坏自己的计划,立马就不高兴了:“渔民只是少数,而且内陆有湖泊,有鱼肉供应,再说了一天不吃鱼又死不了人,和大局相比这点小的损害算不了什么,大人莫要本末倒置。”

“可是……”刘伯温被一顿抢白,有些心不甘。

“不错,李善长言之有理,临海的居民大多数捕鱼,结果也造成了土地的荒芜,农业的荒废,农业才是国家的重中之重,商业和渔业只不过是辅助,如果因此而本末倒置,那这国家还有什么安全可言,你休的多言。”朱元璋立刻开口制止了刘伯温。

“如今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实行海禁政策,第二件事就是加大力度攻打蒙古,绝对不能让蒙古人起势。”朱元璋环顾了朝堂一眼,然后立刻拍板决定。

刘伯温等人无奈的摇了摇头,陛下的命令已经下达了,那是无可挽回了,看着李善长意气风发的样子,刘伯温就恨得牙痒痒。

长安这边,因为皇宫之内有人打探消息,所以朝堂之上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沈从这边。

看完朱元璋的决定和朝堂上的纠纷,沈从长出一口气,幸好朱元璋没有跑偏,依旧在执意的攻打蒙古,那么自己完全有时间可以做好应对。

没想到在朝堂之上,燕王朱棣和太子朱标居然一起为自己说话,燕王朱棣这就不用说了,毕竟已经确立了合作的关系,倒是自己的大舅哥朱标有点出乎意料了,不过现在太子发出的这个信号,对于沈从来说是特别的重要。不管太子到底是何种打算,但是当前来看,他只要肯帮助自己,那么这就意味着自己的投资可以再多一个选择。

只是丞相李善长实在是太棘手了,这个人是相当的精明的,如果他在一那么自己肯定不得安生,看来是时候按照历史的轨迹,让李善长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毕竟李善长的历史使命也已经到了尽头,当然了,自己也并不是杀人的直接凶手,自己只不过是历史的推动工和搬运工而已,所以沈从对于自己这个极端的想法,也并没有什么抱歉之处,毕竟活在这一个害人的封建社会里,如果你不主动出手,那么你死的会很惨。

史书记载,李善长死因有三个。

一就是李善长太过了解朱元璋了。人往往有这么一种思想,伤自己最深的就是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所以朱元璋当时已经是统治阶级最高位了,心里肯定不如从前般平静。

二就是李善长太不会掩饰锋芒。李善长被称为汉代萧何,其实这已经是一个信号了,李善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加上与朱元璋关系亲近,这使得朱元璋难免心有不安。

三就是牵连的问题。李善长和朱元璋关系近,但李善长和胡惟庸的关系也近,李善长和胡惟庸是同乡,且李存义儿子娶了胡惟庸的侄女,加上胡惟庸也是靠李善长的引荐,朱元璋很明白这一层关系,所以当胡惟庸谋反案爆发初期,李善长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牵连。但是一次意外,再次翻出了胡惟庸案的时候,李善长说过的一句话进到了朱元璋耳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被最亲近的人背叛的感觉让朱元璋顿起杀意。

或许李善长太过热爱功名,不懂得度的把握,所以最终会落得如此悲惨的下场。当皇帝感受到威胁的时候,再多的功劳、再多的免死铁券,也是毫无用处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看来李善长的直接死因是因为胡惟庸案件的牵连而致死,间接原因就是朱元璋的猜忌之心和李善长自己锋芒毕露,不过说到底还是朱元璋自己容不下人,自己想要废除传承千年的丞相制度,所以才找了胡惟庸这个替死鬼来作为自己废除丞相制度的一个借口,当然也顺带了除掉了许多碍眼的家伙。

只是历史上,胡惟庸被处置是在洪武十三年,而现在是洪武六年,也就是说,七年以后李善长才被废掉了,想到这里,沈从的脑袋里细细的回忆着胡惟庸案中的前后事件。

洪武十三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

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以伙同胡惟庸谋不轨罪,处死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已故的滕国公顾时的子孙等开国功臣。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三万余人,时称“胡狱”。

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罢左右丞相,废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其子朱棣另设殿阁大学士供皇帝做为顾问,朱元璋结束了中国的宰相制度,加强了专制皇权。

如果要除掉李善长,那么得再等几年,可是现在自己就已经等不了了,必须立刻让李善长消失,这可如何是好呢?